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强力推进学校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目标任务,进一步营造科研学术氛围,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强校际间科技交流合作,9月15日,学校在庆祝建校79周年之际,举办锦州医科大学科技创新发展论坛。论坛邀请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学校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毓教授;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曹流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王文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浩研究员作学术报告。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姜华茂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学校各教学单位、科研平台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论坛。论坛由科技处处长范仲凯主持。

姜华茂在致辞中表示,在学校喜迎建校79周年之际,能够邀请到国内医学与科技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锦医,分享科学研究前沿信息,探讨科学研究创新发展,锦医师生倍感荣幸。
姜华茂简要回顾了学校79年来的办学历史和发展成就。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四个面向”开展有组织科研,聚焦衰老相关疾病防治、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人兽共患病防控三大领域,组建成立三大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驱动我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学校正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面对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布局和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重要机遇,学校强力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九大计划”“十项工程”,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政产学研用”各主体深度融合与高效协作,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姜华茂强调,学术交流是激发创新灵感、共享前沿成果的桥梁,本次创新发展论坛不仅能让锦医师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更能促成更多跨领域合作,为学校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注入新活力。希望全校师生以此次学术交流为契机,传承创新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把科研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把学术成果转化为服务人民健康的实效,用实际行动诠释“厚德修身、精术济世”的校训。
学术报告由范仲凯主持。

张毓教授作《PGK1 介导的配体非依赖PD-1活化与治疗抵抗》报告;曹流教授作《细胞恶性演化与衰老形成的同源规律》报告;王文恭教授作《血小板对系统衰老的协同作用》报告;刘浩研究员作《柔性手术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进展》报告。四位专家的报告内容丰富、见解独到,融理论性、前沿性和实践性于一体,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一场丰厚的学术盛宴,对提升学校师生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和学术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的举办,不仅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为学校加强有组织科研,强化师生学术科研素养,推动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将持续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在推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躬耕力行、砥砺奋进,跑出“锦医速度”,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