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大后勤管理改革,全面推行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
1997年1月,按照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原则,学校对后勤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将原有的后勤科室予以撤并,成立了6个中心和1个招待所。又面向全学校,打破干部的界限,公开招聘了3名中心主任和1名招待所的所长,为以后逐步实现后勤管理社会化奠定了基础。
在后勤管理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成功之后,1997年4月,学校又对管理干部全面实行了任期目标责任制。从处级干部开始,公布现有干部岗位及职能,由干部本人提出任职申请报告,再由学校领导和干部管理部门进行酝酿,沟通考核,最后由党委讨论决定每个干部的任职岗位。岗位确定之后,再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制定签订任期目标,并规定了同一岗位的任职年限。这一改革措施的推行,不仅解决了干部的交流问题也完善了干部考核机制,将任期考核结果同工资待遇及职务晋升挂钩。处级干部任期制实行后,科级干部也实行了任期制。到1997年5月,处级干部已经全部定位到岗,其中有10名原副处职级的干部调为正处职级,还交流了处级干部18名,占机关处级干部总数的43%,还从专业技术干部中提拔了两名博士生充实到学校重要岗位上任职。
通过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仅增加了选拔干部的透明度,扩大了用人选人的视野,也增加了干部的责任心和危机感,营造了优胜劣汰的思想氛围,形成了能上能下、能交流的干部管理的新机制。
六、党组织在发展,队伍在扩大,党员素质在提高。
学校按照“支部建在教研室”的原则,对教师党支部进行了重新组建,由原来的8个党支部增加到12个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8个,实现了年级有党支部。1997年,由于成人教育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撤销了成人教育学院党支部,成立了成人教育学院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至此,学校到1997年5月,已经拥有党委2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62个,共有党员969名。其中,有学生党员95名,青年教工党员182名。1996年至1997年这两年期间,学校党委以健全组织、强化管理、提高素质为目标,坚持从严治党,抓好基础建设,使党的组织得以健全,制度得到完善,保持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增加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到1997年5月,学校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已达432名,占学生总数的21%,青年教师中入党积极分子22名,占青年教师总数的11.70%。学校还开办业余党校学生班,培训入党积极分子331名。从1996年1月到1997年5月,学校共发展党员134名,其中,学生党员104名,基本上实现了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确立的组织巩固、作风过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