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日 | 赋能医学数智转型 构建智慧教育生态:学校举办第三届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论坛

作者:郑璐 摄影:许宁   日期:2025年09月16日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有序有力推进学校“123510”发展战略,加快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目标和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任务,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内一流医学教育发展的理念、模式和路径,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庆祝学校建校79周年之际,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聚力奋斗前行的征程上,9月15日,学校举办第三届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论坛。

论坛邀请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专家、中国医疗健康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吕兆丰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101计划”基础医学核心实践与创新研究虚拟教研室和教育部全国生物医学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郭晓奎教授作专题报告。学校党委书记闻德亮,党委副书记、校长曲巍等党委常委、校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由曲巍主持。

闻德亮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党委和全校师生,向莅临现场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

闻德亮指出,本届论坛以“赋能医学数智转型,构建智慧教育生态”为主题,既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深入贯彻,也是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部署、推进锦医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有效举措,更是我们面向未来医学教育变革发出的锦医宣言。79年薪火相传,锦医从辽沈战役的硝烟中走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新时代的号角中奋进。当前,学校正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为牵引,以双一流建设为引擎,依托3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3所教学实习基地,构建“产学研医”一体化医学教育新格局。锦医始终铭记“厚德修身、精术济世”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把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作为最高使命。

闻德亮表示,当AI开始挑战传统教学模式,我们更需要坚守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色,用创新思维拓展能力边界,用仁心仁术守护生命温度。期待大家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在跨界融合中催生创新,共同书写现代化强国建设背景下的锦医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新华章。

吕兆丰教授以《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应用中的思考》为题,从对人工智能的认识理解、医学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医学教育人工智能思考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聚焦前沿、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他深刻剖析了人类智慧、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明确指出了医学教育跟进AI应要解决的九个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应该形成的共识。

郭晓奎教授以《基于器官系统数智化基础医学实验课程设计实践》为题,从课程体系背景、特点和实践等方面,整合经典案例,结合器官系统教学改革经验,分享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交流和展示了虚实结合、素质赋能的新型实验教学生态。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温有锋在论坛总结中表示,本次论坛紧扣“赋能医学数智转型 构建智慧教育生态”主题,两位专家的报告紧扣医学教育时代主题,聚焦学术前沿、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指导性强。学校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大力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要聚焦数字赋能,谋划和推进AI智能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要聚焦课程整合,推进基于数字赋能的器官系统课程建设,打造具有锦医特色的课程体系;要聚焦教学能力培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人工智能在教学应用中的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医学教育的数智转型既是新时代使命,也是高质量发展需要。本次论坛的举办,进一步形成了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为学校大力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帮助和借鉴,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为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教学、科研机构领导班子成员,管理机构、教辅机构主要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论坛。